伊犁州人大网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人民代表报|小积分激活大治理:霍尔果斯以数字赋能 绘就基层良法善治新图景
2025-08-06 新疆人大

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市卡拉苏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推行的代表积分管理制度,以“小积分”激发“大能量”,用“数字化”赋能“全过程民主”,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深刻诠释了良法善治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良法善治,首在制度创新。霍尔果斯建立“履职银行”积分体系,将抽象履职要求转化为20项量化指标,通过积分申请、线上主题活动等载体,让代表履职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这一设计既遵循人大工作的政治性与法律性,又体现基层治理的创造性与实效性——积分与代表评优、服务兑换挂钩,形成正向激励,让代表履职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彰显“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风采,进一步激发代表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动力。

有温度的城市始于有温度的社区。做好社区服务能为招商引资铺路,居民的满意会成为“活广告”,为发展创造契机;农民进城居住不仅带来人力资源,更带来资本与商机。积分制度调动了人大代表为社区居民和农民工服务的积极性,让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这种机制对提升代表履职获得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拓展民主渠道意义深远。

善治之道,重在科技赋能。“智慧人大”平台实现了代表学习、履职、监督全流程数字化:线上收集的200余条意见建议100%办结反馈,代表积分排名实时生成,背后是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云端履职”,更通过数据留痕、过程透明,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良法善治,贵在民生为本。300多件实事、20余个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彰显“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情怀。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化制度、“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等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国计”与“民生”紧密结合,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基层治理,成在党建引领。霍尔果斯市的实践证明,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分管理制度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代表行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代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红色动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更多基层创新。霍尔果斯经验是在严守法治底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探索履职新机制:善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动数字技术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以科技提升治理效能;站稳人民立场,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聚焦群众需求,让生活办事更方便、诉求渠道更畅通、群众感觉更平安幸福,让千家万户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贴各族居民期盼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共建美好家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化管理,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社区治理的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办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大代表牢记初心使命,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社区工作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党和政府的温暖在社区传递。 柴米油盐关乎国计民生,霍尔果斯市用智慧平台结合积分机制了解民生需求、排忧解难的做法实用有效,正是新时代人大工作践行良法善治的基本功。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霍尔果斯市的实践表明,良法善治既是方法论,更是价值观。唯有坚持守正创新、数字赋能、民生导向,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以更实举措提升治理效能,才能不断提升人大工作质量,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良法善治的新篇章。(作者:刘川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