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人大网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三抓三促”并举 提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
2024-05-27 何晶 

“三抓三促”并举  提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

 

北京西路街道成立于2021年10月,街道人大工委下辖2个代表联络站,3个代表联络点;有区、州、市三级人大代表19名。街道辖区总体呈现出老年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在校学生多的“三多”特点。19名人大代表结合辖区实际,在基层社会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水平提升、医疗保障为民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助推“三项任务”扎实开展,代表小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街道人大工委严格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家室站’建设,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助力基层治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依据《奎屯市街道人大工作规则》要求,采取“三抓三促”并举,持续提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开展依规有序,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一、抓服务保障规范化,促街道人大工作基础更扎实

充实队伍力量。及时调整充实街道人大工委成员。配备人大工委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专职1名),委员4名。明确街道人大工委组成人员职能职责,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混合编组以代表小组形式进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开展活动,为支持和保障代表高效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平台功能。按照“十有”标准,规范化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进一步完善街道人大阵地硬件设施、工作制度、活动计划、台帐记录和日常管理。通过“周开放、月集中、季总结”规范代表联络站运行管理,扎实抓好代表信息、社情民意、人大动态、代表风采等信息的管理录入,高效发挥代表联络站履职平台作用。

建立联动机制。按照“不求新建、不求所有所专、只求所在所用”理念,设立“妇女微家”工作角和职工利益诉求表达点,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和工会组织联系企业职工和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联系广大妇女、辖区企业职工和各族群众。

二、抓履职载体多元化,促街道人大工作水平可持续

学习培训提能力。积极发挥代表讲堂作用,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重要论述和相关政策规定,增强代表履职能力。今年以来街道人大工委召开全体会议一次,委员会会议一次,学习培训8场次。


      丰富活动集民意。以代表联络站为载体,聚焦1-2个小切口,侧重围绕营商环境、社区治理开展活动,持续发力。坚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目标导向,开展“人大代表赶大集”活动,通过现场了解和听取群众诉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推动发展强实效。听取和采纳代表建议,积极发挥辖区驿马巷古街、润民河集装箱夜市、汽贸园和海宁皮草城等商业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吸引商户入驻;人大代表张振华积极“牵针引线”,为辖区引进总投资2.1亿元的特种装备制造项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开展汽车节、皮草节、玉石展销会3场次;新增个体工商户35家,新增企业22家,同比增长175%。

三、抓视察进站常态化,促街道人大工作活力更充沛

多措并举密切联系选民。街道人大工委结合编组代表身份性质、工作特点等,有计划地安排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出站走访选民。截止目前,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200余人次、出站走访选民50余人次,开展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宣传宣讲10场次,收集社情民意26条,形成代表建议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20余件,使人大工作“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生动实践得到充分展现。

三个环节落实法定职能。一是接待说事。通过代表每周进站轮值,每月集中接待活动,听取民情民意,协调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随时听事。代表们走进辖区小广场,店商铺,与居民群众、经营户拉家常、谈家事,从群众的“抱怨”“牢骚”中找问题、找痛点、找不足,真正与群众拉近距离,听取民情民意,形成高质量的代表建议20余件;三是登门访事。大力开展万名代表进万家活动,代表们走进居民群众家中,特别是困难家庭、重点人员以及信访矛盾诉求大的群体。通过“代表有约”,民政、司法等部门负责人进站作答,帮助解决、化解居民群众困难诉求,矛盾纠纷。今年以来,群众困难诉求20余件得到有效解决,代表们真正成为了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多维一体抓实代表履职。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要求代表开展一次走访、一次调研、一次宣讲、解决一次居民实际问题、办一件实事好事。充分发挥代表积极性,在承诺践诺过程中,将代表力量运用到基层治理中。人大代表司磊、张晓华、陈文静、张振华、杨攀,被评为“金牌调解员”,今年以来进站接待群众8次。推广使用奎屯市智慧人大履职平台,依托奎城先锋,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制定并发布特色接地气的积分任务,代表们根据自身特点、行业优势积极参与,认领并完成任务,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链接